刘春杰 官方网站

http://liuchunjie.zxart.cn/

刘春杰

刘春杰

粉丝:394184

作品总数:7 加为好友

个人简介

1965年生于黑龙江。中国美术家协会会员,国家一级美术师。金陵美术馆执行副馆长、南京市艺术研究所副所长、南京版画院院长、中国当代版画文献展策展人。曾在北京农展馆、广东省美术馆 、韩国首尔中国艺术中心 ...详细>>

艺术家官网二维码

扫描二维码 关注艺术家

留言板

艺术圈

作品润格

书 法:议价

国 画:议价元/平尺

匾额题字:议价

拍卖新高:

联系方式

艺术家官网负责人:小张

邮箱:artist@zxart.cn

本页面资料由该艺术家或本主页注册用户提供,张雄艺术网不为上述信息准确性承担任何责任。

刘春杰的两个世界

   如果不认识刘春杰,初看他的版画,容易被他的画面蒙骗,以为艺术家年事已高。如果细致地研读他的版画,才会发现在年龄上的误读,早期的他对自己创作的表达方式十分苛求而已,苛求而且并不流露苛求的痕迹,轻松自然,随性,信手拈来,属于耐读耐看那一类。虽然他似乎有点喜欢在简单之中,留出一些诗意化的空白,而这种追求一点也不外露,内敛得往往不为人所察觉。这样,他的作品常常会遇到两类读者,一类读者看了就匆匆而过,没有多余的想法;另一类读者看了,会停下来思考,感觉到单纯间或简单的画面之中所能包容的一些有趣的能量,说不定,这种思考会带给他意想不到的收获。这就是刘春杰作品给人通常的印象。

  可是,刘春杰今年的新作“崇拜系列”似乎是在“转世”,而“转世”的动作太迅猛,不仅令人始料未及,甚至令人不免有些目眩,好像方才经过他营造的人间花园:静谧、质朴而有几分怀旧色彩,即使充满歌声笑语,也仿佛因为年代久远,让人产生幻听的失真感。所到之处,均素雅淡泊、清心悦目,其间,还会时常迷失在童年的记忆之中。如果遇到一位有心的人,还能嗅到从画面的工整与稚拙中散发的历史味,一种有意而为之的图景概念化,让人重新回到上个世纪六、七十年代的时光中。不过,时间似乎能够将一切喧闹的激情都过滤掉,一切声音、一切行为都已经变成宁静的画面,静止、凝固,只有思想像幽灵一样,脱离形骸,是宁静的画面上跳动的音符。那纯粹只是一个人的童年留在记忆深处的模样:平静、纯真和直率。在这里,我们总会邂逅一、两个人,或者穿红色棉袄、扎两根粗大辫子的小姑娘;或者几个背影模糊、但却是喜笑颜开的路人,在空气很好的树林中穿梭,那里有长势茁壮、整齐的树木,乖巧的动物。

  转眼之间,我们又走进了他今天描绘的人间闹剧:一个颠狂、喧嚣,没有自然风景的世界。很多的人,却全是一张面孔,很多的声音,表达的却是一个意思,他们只有相同的肢体动作,只有同样的欲望,他们的脸上没有任何细部刻画,直观的感觉是他们已经失去了作为个体的、有思想的人的基本品质,正处于一种集体无意识的非人状态。他们是一群被社会异化了的失去灵魂的动物,明明处于异化之中,却感觉不到异化的存在,明明很痛苦,却以为自己过得很幸福,因为没有信仰而轻信妖言惑术,因为没有思想而盲目听从跟随。然而,更加有意思的是刘春杰对自己作品的表达方式。如果让我们稍稍顺着刘春杰观察两个世界的角度去观察,我们看到他在用不同的视角描绘前后两个世界。在前一个世界里,他与那里的人们同行,站在一个水平线上,或者有时只是稍稍比他们晚一步,对于他们,他采取的是一种赞同的姿态。他们行走在同一片天空下,他们的目光是一致的,他们的心灵是相通的,我们因此能够从刘春杰的人物中直接进入刘春杰自己的内心,他与他们是一种镜像关系,相互反映,互为映照。他站在他们的角度,描写着他心灵中隐蔽的树林被阳光倾洒的那一瞬间,描写着往日情怀在心灵中留下的倒影。在这一语境中,他使用的描写视角是第一人称复数“我们”。可是,眼下这个世界里我们却找不到他的影子。他走出了这个世界,一个站在黄土高坡上,识破红尘的愤青。或许上个世纪六、七十年代里,他也曾与他们一样集体无意识,然而现在,他走了出来,并在现在与过去之间寻找着隐喻的关系。现在的他,如果不是超凡脱俗之辈,也至少颇为愤世嫉俗,不是在芸芸众生之上,也是在尽力远离世俗的愚昧,冷嘲热讽之余,他就冷眼旁观。他是个质疑者,一个有着明确的爱与憎,而锋芒毕露的人。这里,他所使用的叙述视角是第三人称复数“他们”。他与他们之间有一条分明的界限。他对待“我们”和对待“他们”的态度自然也是泾渭分明的。虽然他先前的赞美显得含蓄、客观,比较冷静,他现在的批判却是直接而火爆的。如果进一步阅读他画面中配有文字,我们就能很直接地读出这种火爆的程度。文字不仅增加了喧嚣热辣的气氛,而且让批评家的思想更加清晰地凸现出来,让图景的意图更加直截了当。一句话,他看不惯了。虽然起初他是一个追忆逝水流年、喜欢思考的浪漫又睿智的青年,现在,他有话要说了。他似乎还是从过去的记忆里寻找到了自己的表达方式,从类似漫画、类似大批判的专栏刊头中,寻找到快捷而大众化的、又直面问题的、久违了的宣传方式,但是这决不是直接的借用,因为与过去截然不同的是,刘春杰在这里运用的是一种反讽,无论是对于漫画中的他们,还是对于漫画形式本身,他都希望他的批评是剧毒的。

  因此,他所转变的描绘视角或许应该从更深一层意义上去理解,不仅仅是从描绘的内容本身,而且也从他如何转变描绘视角这一行为上,看到形式之中的内容,看到画面中与画面外之间的衔接点,看见那些隐含在画面之间的表达断面,看见那些思想光标移动的空隙中所能闪耀的思想。总之,他给予我们更多的是一种对思想的启发,对行为的反思。不过,不管他在他的两个世界里采取的是哪种描写视角,他的创作似乎都在无意识之中把握当代艺术跳动的脉搏:它能够于传统之中找到当代的话语语境,找到当代艺术与传统艺术之间不易被人所觉察的微妙关系,并能够从历史的角度,截取一个共时的断面,让已经灰暗的过去,在当代语境中的某个角落,散发出新的光芒。

  (俞可:批评家,《当代美术家》主编)